自動測速相機(ASE)成「搶錢工具」?福特省長:省府或出手拆除

安省自動測速相機(Automated Speed Enforcement,簡稱 ASE)再度成為政治風眼。省長 Doug Ford 日前公開指責各市濫用測速相機 ,「唔係為安全,而係搶錢」,更揚言省府可能會出手拆除部分裝置。呢番說話一出,即時引發爭議:究竟測速相機係「保障道路安全」定係「市政府生財工具」?

Automated Speed Enforcement (ASE)

自動測速相機近年喺多倫多同其他城市廣泛安裝,官方說法係要減少超速、保護學童區與行人安全。不過,實際效果與民意反應卻相當複雜。據星島日報最新民調顯示,市民對相機嘅態度「又愛又恨」:有人認為佢有效迫使司機減速,但亦有不少人直斥係「政府暗稅」,專門收罰款填補財政缺口 。

Driving.ca 的評論亦指出,安省部分地區測速相機帶來數以百萬計罰款收入,對市政府財政影響顯著。福特省長批評已經偏離初衷,淪為「地方政府搶錢工具」,同時暗示省府有可能直接干預 。

福特省長的批評

福特省長強調,佢唔係反對道路安全,但唔滿意測速相機變成財政依賴。佢直言:「市政府如果需要錢,應該公開講,而唔係靠懲罰駕駛人士。」呢番說話得到部分駕駛者支持,因為測速相機罰單往往金額龐大,而且缺乏「人性化」判斷。

不過,市政府立場則截然不同。多倫多市政府官員回應指,相機確實令指定路段超速情況明顯下降,尤其喺學校同住宅區附近。支持者認為,如果真係可以挽救生命,就唔應該被簡單地批評為「搶錢」。

Automated Speed Enforcement(ASE) in school zone

ASE 的成效與爭議

根據市府數據安裝後,部分路段超速比例減少超過三成。但同時帶來的罰款收入亦急升,成為市政財政重要來源之一。呢個「安全與財政」嘅雙重身份,正正係爭議核心。

批評者指出,相機未必真正改變駕駛文化,只係「罰款懲治」,冇針對性教育或基建改善。Driving.ca 的專欄更形容測速相機就好似「一部自動提款機」,不斷幫市府輸送現金 。作為一種技術手段,本來係合理嘗試。但問題在於,加拿大市政財政壓力沉重,令測速相機成為快速填補赤字的工具。

對於駕駛者而言,安省冬季路況惡劣,駕駛環境與其他地區唔同。市民普遍認為,應該更着重道路保養、雪天防護,而唔係單靠「電子眼」監控。尤其在多倫多,民調顯示市民態度兩極:一方面承認有助安全,另一方面又覺得「好似俾人針對」 。

爭議焦點唔單係安全,而係「公平」。有市民投訴,自己只係超速五公里就收罰單,覺得係政府設陷阱;亦有人指出,低收入家庭特別受害,因為罰款金額唔會因收入而調整。支持者就話:「寧願罰款,都好過一宗致命車禍。」兩邊聲音互相角力, 成為政治熱點。

Ford形容為「tax grab」,其實係迎合選民情緒。對好多駕駛者嚟講,收到罰單時確實會覺得「畀人搵笨」,而呢種不滿正好俾咗省長一個切入點。問題係,市政層面已經用數據證明有效,省府若強行取消,將會背負「犧牲安全換民意」嘅標籤。

喺媒體同社交平台上,意見兩極。有人話:「如果學校區冇相機,小朋友嘅安全邊個保證?」另一邊廂,就有駕駛者寸爆:「市政府靠相機過日子,唔係真心想提升安全。」仲有評論話,測速相機唔應該變成「提款機」,但若果取消咗,政府有冇其他替代方案?

呢啲反應顯示,市民唔係完全反對,而係反感「執行方式」同「罰款依賴」。一方面大家想要安全,另一方面又唔想成日掏錢,矛盾正正反映咗定位困境。

Doug Ford 的確成功將議題變成公共討論焦點。一邊係市政當局用數據支持安全效果,一邊係駕駛者對罰款制度心生不滿。問題係:撤走相機之後,加拿大冬季嘅學校區域同繁忙路段,係咪真有更好嘅替代方案?靠警員人手巡邏,定係投資道路基建?

對支持者嚟講,雖然討人厭,但至少確保安全底線;對反對者嚟講,佢只係「冷冰冰嘅搶錢工具」。能否解決,仲要睇省府如何落實。唯一可以肯定嘅係,這場「保命定搶錢」之爭,短期內唔會有簡單答案。

想睇更多汽車新聞?
歡迎重溫我哋之前介紹過嘅 多倫多街頭賽車盛行

Calvin
Calvin

平時冇乜嘢特別做,有時就索性坐喺屋企,寫吓啲自己鍾意嘅汽車新聞、新車試駕感想或者品牌資料。 唔係專家,只係一個愛車嘅普通人,想同大家輕鬆分享吓自己覺得有趣或者型嘅車款,順便打發下時間。 如果你都鍾意車,唔論你係 hardcore 車迷定係純粹想買車而 search 到嚟,都歡迎你一齊睇吓、留言、分享。 希望我打呢啲文,唔止我自己開心,仲可以幫到你一啲🚗💨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